当前位置: 首页 新房资讯

新华社公开点评公摊面积,今年合肥取消有望么?

时间:2024-06-20 作者: 小编 阅读量: 1 栏目名: 新房资讯 文档下载

有的开发商利用普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缺乏深入了解与测算能力,不断推高公摊面积和公摊系数。在此次官媒的发声中,我们也能看出,2022年一蹴而就取消公摊面积并不现实。根本原因是,取消公摊面积牵涉甚广,需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,其中还涉及众多既得利益者。

因为涉及到买房人的切身利益,“公摊面积”相关话题的关注度极高,讨论居高不下,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被刷屏。

上周末,新华社旗下半月谈一篇评论员文章——《公摊面积成糊涂账?别再让买房像开盲盒》,让“公摊面积”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。

不少网友表示,支持取消公摊,建议统一按照套内面积计算。

算一算,公摊面积在国内已经有26年的历史了,国内除了重庆(实名羡慕),国内各城市都在玩这种“高级玩法”,而源头的香港也早在2013年取消这个制度。

01公摊到底摊了什么东西?

01 什么叫公摊?

公摊面积:套内建筑面积减去套内使用面积就是公摊面积。也就是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。

02 公摊面积范围是哪些?

1、各产权户的电梯井、管道井、楼梯间、垃圾道、配电室、设备间、公共门厅、过道、地下室、值班警卫室,以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。

2、套(单元)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,以及外墙(包括山墙)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。

03 公摊面积的弊端

第一,公摊面积计算不清不楚,至今无统一标准,购房消费者处在消费暗区。往往100平方的房子,到手后却只有70平方,多花了几十万。

第二,公摊面积背后利益空间巨大,容易滋生诸多弊病。如小区中被出租出售的地下车库、内部经营性场所等,这部分的收益理应由全体业主共享,却被挪为商用。

第三,给了无良开发商利用公摊面积牟利的可乘之机。有的开发商利用普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缺乏深入了解与测算能力,不断推高公摊面积和公摊系数。更有甚者多加几个平米公摊,买房者也不知道。

04 公摊面积多大合适?

不同建筑类型的公摊系数不同,具体如下:低层洋房住宅,公摊面积一般为7~13%;7-11的带电梯小高层,公摊面积一般为15-20%;12-33层的高层,公摊面积一般为20-25%;

如董铺湖板块某盘,原本105㎡的房子,花了185万,到手就85㎡,公摊了40万。

还有省府北某热盘,公摊面积达到32㎡,原本170㎡的房子,到手140㎡,公摊了93万元。这公摊的钱都能买到单价1万/㎡,大小在90㎡房子了。

2022年能取消吗?

既然公摊面积如此的伤人,那么未来会取消公摊面积吗?2022年能取消吗?

按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,随着开放式小区越来越多,政府在公共区域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,开发商取消公摊面积收费是趋势。

也就是说以后会按照套内使用面积来计价,在未来这种计价模式会成为一个更主流的交易方式。但是前提是,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。

在此次官媒的发声中,我们也能看出,2022年一蹴而就取消公摊面积并不现实。根本原因是,取消公摊面积牵涉甚广,需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,其中还涉及众多既得利益者。

它是一项长期工程,因此,需要克服很多困难,分步骤有序推进,逐渐推行新的计价销售模式。

也就是说,迟早会取消公摊面积,但是过程是缓慢的,结果是喜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