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市2024年度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总量为1990公顷。计划编制的范围为瑶海区、包河区、蜀山区、庐阳区、高新区、经开区、新站高新区,计划供地期限为2024年1月1日-2024年12月31日。商业服务业用地供应计划为66.67公顷,占计划总量的3.35%。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,土地供应政策导向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底图,调整优化用地空间,合理疏散城市功能,着力提升市区功能品质。
合肥市2024年度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总量为1990公顷。
计划编制的范围为瑶海区、包河区、蜀山区、庐阳区、高新区、经开区、新站高新区,计划供地期限为2024年1月1日-2024年12月31日。
从供应结构看,居住用地供应计划为388.67公顷,占计划总量的19.53%。商业服务业用地供应计划为66.67公顷,占计划总量的3.35%。合肥市居住用地包括:商品住房用地(含城市更新项目用地)供应计划为373.33公顷,占居住用地供应计划的96.05%;保障性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15.33公顷,占居住用地供应计划的3.95%。
从区域分布看,包河区计划供应213.53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209公顷,保障性租赁住房4.53公顷;蜀山区计划供应63.8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61.7公顷,保障性住房用地2.1公顷;高新区计划供应22.9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16公顷,保障性住房用地6.9公顷;经开区计划供应17.26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15.46公顷,保障性住房用地1.8公顷;瑶海区、庐阳区、新站区分别供应43.3公顷、11.6公顷、16.17公顷,全为商品住房用地。
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,土地供应政策导向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底图,调整优化用地空间,合理疏散城市功能,着力提升市区功能品质。根据各区功能定位,结合潜在供地需求,合理安排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、总量、布局、时序和方式,支撑合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,构建“多中心、组团式、网络化”的空间结构。